您当前的位置:资讯 > >正文
当前播报:主题变迁:哪吒反叛精神的现代书写

时间:2023-06-21 14:27:45   来源:孙虎的书房

为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阅读前请辛苦点下“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孙虎的书房

编辑丨孙虎的书房

在原始社会,先民对社会的期望会投射于神话幻想中,利用神话幻想中的神武英雄来化作精神补偿。


(相关资料图)

动画影视将“那些拥有各种奇技异能的状貌奇特的人物,使用着各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新颖奇异的兵器宝贝,依靠着层出不穷的战阵战法来相互斗智斗勇、斗法斗宝......”的神性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哪吒神话故事中那些理所当然的、众所周知的、耳熟能详的故事回忆在动画影视作品中不断更新与再生产,形成了不同时代不同特色的哪吒记忆。

《封神演义》中的哪吒代表着一种对封建社会的反叛,尤其是以“孝”为核心的伦理观念。

哪吒生而不凡,调皮贪玩,但却有着以暴制暴、伸张正义的勇气。

他身上凝聚着平凡人对伦理等级、专制主义的反抗,寄托着平凡人对自由的期望。

哪吒的反叛是具有悲剧色彩的,但这份悲剧在今天自由平等的现代伦理语境下是不太符合现实的。

“文化记忆最终的目标不是对以往的人或事形成一个客观的认识,而是把过去建构为能够支撑当下和指明未来道路的共识。”

动画影视在对哪吒文化进行记忆书写时,改写了《封神演义》对天命定数、伦理冲突的反叛。

这份反叛变成新时代背景下正义战胜邪恶的理念、家庭关系的和谐、个人价值的追求,动画影视为哪吒文化记忆的建构增添了现实的思考和人性的温度。

一、从“神性”到“人性”的凸显

历史记忆中的哪吒是作为神仙的存在,《西游记》中的哪吒作为孩童天神,是玉皇大帝的战将,其法力高深、变幻莫测。

《封神演义》中的哪吒作为完全道化的佛教神,哪吒经出生、死亡、重生,最终被驯服成为了神仙。

但“其中带有强烈的封建主义思想,故事在思想内涵上具有时代的局限性,认为时代和命运是上天决定的,神性强于人性,缺少当下时代的民主主义思想。”

动画影视在继承原有神话意蕴的基础上,增添了孩童天性、成长经历、真实人性。

哪吒作为孩童天神,既有孩童的天真也有英雄的担当,对青少年儿童来说,哪吒和他们年纪相仿。

哪吒对世间的求知欲和敢于尝试的冲劲正好对应儿童最真实、最自然的成长阶段。

对成年人来说,哪吒童真善良的特质刚好实现他们自我童真意识的回归。

《哪吒闹海》中“哪吒自刎”这一情节堪称经典,哪吒面对被欺凌的百姓和无奈的父母,他在不知自己会重生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以死来谢罪,凸显了仁、孝、义的文化内涵,增添了动画影视的悲剧美学色彩。

《哪吒传奇》中的哪吒与一群伙伴在降妖除魔、推翻纣王的过程中逐步成长。

在挫折与磨练中练就一身本领,在包容与教育中明白世间大义,最终在大家共同的努力和互助下战胜了邪恶势力,凸显了友情、亲情的重要性。

《我是哪吒》中哪吒一出门就变身“破坏大王”,惹人担忧,但面对邪恶势力敢于冲锋在前,深得家人、朋友的喜爱。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注重哪吒的内心表达,哪吒有朋友的陪伴、父母的关怀、自身的追求,他并不是真的恶,他只是渴望与家人亲近、与朋友交流、被世人认同。

出生时的哪吒浑身充满着魔性,但母亲一出现,哪吒就恢复到正常小孩儿的模样,因为母亲的体贴与爱护唤醒了他内在的人性。

哪吒虽然具有魔丸的秉性和力量,但他也具有普通人的勇气与担当。

《新神榜:哪吒重生》将哪吒元神和现代人李云祥相结合,展现了平凡人日常生活的一面,表达了人性能够战胜神性的新时代内涵,实现了人与神的对话。

“李云祥的反抗也是现实中的个体在面对生活苦难时所迸发的力量和光辉的一种映射,每个不甘于随命运沉浮的人都能透过他看到自己的影子,同时这也是推崇自我个性、渴望挣脱束缚的后现代反叛精神的象征。”

它标志着一种打破传统、追求自我的精神,《新神榜:哪吒重生》为哪吒的反叛精神赋予了现代性。

《牧野传奇》中的哪吒降妖除魔,与伙伴们同举反商大旗,助姬发登上王位,在凸显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理念的同时,也强调了人世间亲情、友情的难得可贵。

动画影视对哪吒文化记忆建构时,通过情景再现来延展历史时空的同时也充分地调度了当下受众的想法,并将其投射到哪吒身上,从而达到共情目的。

二、从“团体价值”到“个体价值”的追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受众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

动画影视对哪吒文化记忆的书写也不断适应社会框架和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

英雄是一个时代的情感寄托和历史书写,它肩负着巨大的使命和任务,它代表着一种超越个体的精神和团体价值。

尽管每个国家的文化不同,但在神话结构上确是惊人的相似,例如日本的奥特曼、美国的钢铁侠、中国的孙悟空等形象。

《哪吒闹海》去掉了《封神演义》中的宗教纠葛、政治斗争、封建思想,将哪吒不畏强权的精神建构为舍生取义、不畏牺牲的民主精神,淡化了历史记忆中的封建色彩。

《哪吒传奇》通过讲述哪吒的成长故事,传达了胸怀天下、维护正义、保家卫国的精神,弥补了青少年受众对英雄幻想的缺失。

他既是调皮爱打闹的普通小孩儿,也是拯救陈塘关百姓的英雄少年。

他厌恶战争,但每次都迎难而上。

他代表着反封建、反暴政、反压迫、反强权的人民群众。

随着时代变化,如果过度渲染哪吒的英雄情怀和集体主义,将难以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造成审美折扣。

后期哪吒题材动画影视逐渐呈现出反英雄叙事特征。

“反英雄”是指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化解释,往往是作为追求自由的普通人存在的,它标志着一种打破传统、努力追求自我的精神。

近年来,动画影视对哪吒精神内核的记忆书写不再是关注宏大叙事背景下的集体,而是聚焦微观叙事背景下的个人。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要对抗的力量来源不再是象征皇权的天庭、贵族的龙宫、父权的李天王,而是指向“我是谁”,面对被灵丸、魔丸身份困住的自身,他选择探索和把握命运。

一系列“我命由我不由天”、“若命运不公,就和他斗到底”的呐喊是哪吒对个体价值追求的标志。

《新神榜:哪吒重生》中拟像制造出的东海市,是一个被金钱、权势所笼罩的城市。

它暗喻的是民国时期被军阀统治、生活艰苦的大上海。

影片中的人物看似已经接受生活带给他们的打压,但内心却都渴望着希望的到来。

哪吒李云祥隐喻着社会底层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依旧期待着明天的美好。

当敖丙伤断了李云祥朋友的一条腿,龙王德老板带来的不是诚挚的道歉,而是一堆金币。

李云祥朋友劝他接受龙王(德老板)的“道歉”,并接受现实小百姓平庸的生活,李云祥坚决的拒绝了,他骨子里带着和哪吒一样的倔强和冲劲。

李云翔的反抗正好隐喻了现代生活中的个体在面对压力、困境、苦难时,所迸发的一种能量与激情。

哪吒李云祥与虽然没有漫威英雄的超能力,但有着我国传统哪吒不畏牺牲的英雄勇气。

哪吒李云翔对龙族金钱权势的反抗与斗争,体现了个性化的自我及渴望摆脱生活束缚的抗争精神。

动画影视将哪吒敢于争取、敢于反抗的英雄气概加以生活化、平凡化,用“命运不公就和他斗到底”的主题契合了“英雄”在新时代的话语表达。

实现了社会转型时期受众焦虑、迷茫的精神疗愈,有利于增强对文化记忆的激活与建构。

文化记忆作为文化知识的储存,它可以提供群体能够接受的意义、价值及准则。

哪吒形象及其精神作为“社会存在的一面镜子”,既是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今天的反映。

动画影视通过现实化的演绎方式来建构历史,在故事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贴合当下受众精神需求的叙事方式来重塑文化记忆。

从主题变迁来看,一方面,动画影视对哪吒记忆的书写,未停留在旧有的叙事主题上,而是将哪吒作为神仙、英雄的一面积极地与现实生活、受众心理相联系。

既抓住了勇敢向上、独立刚正的精神内涵,又注入了社会环境和受众审美。

用哪吒与命运的抗争来弥补了受众内心奋发向上的精神需求,实现了哪吒文化记忆的创新性转化。

另一方面,主题也从团体价值的凸显过渡到个体价值的追寻,动画影视为哪吒文化记忆注入了自我关注的情怀。

这并不是倡导个人主义,而是呼吁社会应关注个体的发展。

群体应包容每一个个体,只有关爱和重视个体的发展,才会促进集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标签:

精心推荐